近期多家英国公司积重难返
本次文章我们通过复盘近期英国著名折扣零售商Poundworld破产前后的点滴,来为大家剖析英国零售行业的现状风险和困境。
Poundworld是英国当地有名的以售卖一英镑商品为主的廉价折扣店(商店口号即廉价的“Everything’s One Pound”),主要客户定位在工薪阶层,1974年由创始人Chris Edwards创立(官方注册时间为2004年)。由于其廉价折扣店的定位,一直颇受英国普通民众的喜爱,经营发展也相对迅速,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民众对于经济衰退的恐慌,在消费中更加谨慎,因此廉价折扣店的销量急剧上升,也使得Poundworld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从2009年开始到2016年,Poundworld经历了“无与伦比”的高速发展期,尤其在2010-2013年,每年的销售增长在50%左右。
然而在2015年,发生了两件比较大的事情,一是,Poundworld的最大竞争对手Poundland收购了99P,刺激Poundworld扩张自身以应对竞争;二是,Poundworld创始人以1.5亿英镑将公司大部分的股权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基金公司TPG Capital。
基金公司入主商超并不稀奇,而传统的操作方式也是扩大商超的规模,提高品牌价值以寻求更高价格卖出。TPG Capital也不例外,在入主Poundworld之后不久,公司即宣布要新增38家门店,同时拟定了未来几年的扩张计划。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集团经营情况就急转直下,财报显示亏损734万美元,2017年亏损扩大至1935万美元,2018年6月更因亏损进一步扩大而不得不申请Administration(破产保护)。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一家之前发展迅速的折扣零售商在短短2年时间内即走向破产?追溯其背后的原因,必然很复杂,但或有以下三大方面的诱因,可以追寻:
一、宏观因素的影响。英国脱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信心,消费者对于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英镑贬值造成的购买力下降加剧了传统零售业的不景气。
1.根据英国破产服务署(The Insolvency Service)的官方报告,至2018年一季度,英国公司的破产申请来到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值。行业总体景气度可见一斑。
官方2018年一季度破产报告截图
2007-2017年英国大中型零售商破产数
2.英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近期降低至两年来的新低。根据VISA公司的英国消费支出指数,截止2018年2月份,英国家庭支出同比下降1.1%,1月份下降1.2%,是2012年以来居民消费最弱的表现。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英国GFK消费者信心指数
GFK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英国经济活动消费者信心水平的重要指标。
3.随着民众消费信心的下降,英国居民在消费中变得更加谨慎。
2017年英国消费者为节省开支而减少的经济活动
零售业总额占英国GDP比重持续下滑
4.通胀不断增长,薪酬增长疲软,实际可支配收入连续下滑。薪资的增长已经多年跑输CPI。
薪资增长多年来跑输CPI
5.英国零售业的普遍不景气现象。包括Debenhams、House of Frazer、M&S、Mothercare等在内的多家高街品牌运营商近期纷纷发布销售以及盈利不及预期的预警,尤其是家居和时尚板块更录得了近10年来的最差表现。
英国零售业细分市场前十大零售商
纷纷发布销售预警
向来强悍的Debenhams也开始预警
6、天气因素,雪上加霜。今年英国的春天非常冷,导致实体零售企业的客流量较往年有大幅减少,也加剧了零售商惨淡的表现。
二、折扣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各项成本增加导致边际利润递减。
1.传统的竞争对手,来自Poundland,Home bargains,B & M等的压力,使Poundworld在运营中更加艰难,而Tesco 、Sainsbury's、ASDA等传统综合超市却推出更多低价商品合围折扣市场,使得折扣零售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同行抢夺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2.互联网销售的兴起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在过去四年,英国市场增长最快的就是网络零售,销售额占比由2014年的7%左右增长到了2017年11%左右,且稳定上升趋势明显。同时本土网销公司的快速扩张和实体零售线上线下化竞争日趋激烈,对像Poundworld这样的实体零售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无店铺零售商销售占比显著上升(2014-2017)
本土网络零售商不断集结(含实体到线上)
3.英国在近几年不断提高最低时薪标准,导致Poundworld人力成本不断增长。
4.租金成本。上涨的不只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英国同样面临房价上涨的情况。近年来,英国实体店铺面临资产增值下的租金上涨及政府管控房地产下的税金上调,给实体零售商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增加。今年4月,英国政府决定再次上调商业房产税3%,据估算,相比过去年三年,本地实体零售商未来三年将要额外支付20亿英镑。
5.采购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廉价零售商喘不过气。“Everything’s One Pound”即公司的口号,口号直接反应了定价的单一,卖的廉价,但采购成本已经不再足够廉价。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制造成本的持续上升,一旦零售成本压缩、库存控制以及自身费用控制等方面出现问题,净利润的压缩将十分迅速。
三、Poundworld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误。
1.在2015年引入TPG之后,Poundworld开始了自己快速扩张,而现在来看,当时的扩张多少显得有些鲁莽。在看到Poundland收购99P后,Poundworld计划在2015年后每年新增60家开店,并从桑坦德银行贷款5000万英镑,这一举措使得本身毛利率就低的Poundworld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负担。
2.跟风网销,投入巨大,回报太少。前文提到2014年之后英国网销开始逐渐发展,在2015年Poundworld也在网销上进行了投入,然而由于Poundworld产品的单价太低,从而使得邮费成了网销过程中巨大的负担,使得在网销中,Poundworld根本无利可图。
3.定价策略的变更使得民众对Poundworld失去信赖,导致客流量的减少。由于意识到自身一英镑的定价,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改善财务情况,在2017年,Poundworld调整了自身的定价策略,不同的价格在店铺里开始销售,然而这个和它在民众观念中“Everything’s One Pound”的形象不符,失去民众信赖,客流量减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2017年底,Poundworld的CEO离职,在2018年5月爆出拟进入CVA,但最终在2018年6月进入Administration。在2018年7月持续关闭店铺,上千员工失业。同时在2018年7月20日,外媒消息称,Poundworld将在2018年8月10日前关闭所剩的233家门店。
回顾Poundworld的破产历程,写在最后的还有三点:
1、经济具有周期性,行业同样也是。脱欧对英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英国零售商行业的低谷期,企业采取何种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2、引入基金公司对企业的发展未必完全是好事。众所周知,基金公司入主商超,其根本目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持有,并在运营期内是企业增值从而高价卖出来盈利。然而基金公司在遭遇行业低谷期时,其应变能力或者说思维并非是处于企业长期运营考虑,比如此次Poundworld事件,在计划进入CVA期间没有花多大的精力在与供应商以及房东等各方利益之间谈判上,而是一直寻找新的买手,而最终也是因为与新基金公司的谈判不顺利,从而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进入CVA,而是直接进入Administration。基金公司入主商超,必然带有其金融属性,尤其是高杠杆收购,或者在收购后采用激进的销售模式,都会使被收购商超背上沉重的债务。
3、国内出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买方形势的判断需要进一步加强。2018年4月广交会期间,Poundworld在广州召集供应商会议,表示后续仍有大量订单需要下单,且希望供应商给予加大账期,同时向广大企业反馈了可能走CVA广义破产的程序。最终有企业相对安全退出,但也有企业陪Poundworld至破产终了。
(来源:本文由“孟祥龙信用风险管理与研究工作室” 研究员竺学锋供稿撰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