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0】简评:SNB/IVB/HSW,你需要选择哪一代处理器?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
1#
111alan
发表于 2013-6-14 18:45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58746|回复数:106
本帖最后由 111alan 于 2013-6-15 20:19 编辑
大家盼望已久的HSW终于发布了。或者说,我们本来就不该报以期望。
此次HSW属架构上的更新。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像Nehalem到SNB那样架构上的提升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反而在温度方面听到了种种噩耗。显然,intel在桌面平台力压按摩店之后,却发现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自己忽视的领域。于是桌面平台方面无心恋战,一步步的改良均为SOC与低功耗做准备。
当然HSW并非没有一点功耗以外的提升。新架构加入了AVX2,TXT,TSX,以及更高的缓存带宽。核心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家用环境系可观测到的就是4.5G频率下PI 32M能跑进7min了。浮点运算能力加强使得cine bench等跑分也有一定提升。性能提升比SNB-IVB的幅度略高,不到10%,仅属于小范围改良。重头在集显,GT2拥有一倍于HD4000的提升。可惜大部分平台集显99%都是睡一辈子,醒也没醒几次。
与性能上的提升不大相比,价格上的提升可谓巨大。以TB为例,4770K比3770K贵接近400。这还不算主板的差价。这样的价格差距值得购买么?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
我们购买HSW的理由:
1.高频IMC
说到HSW的提升,IMC显然首当其冲。随便跑跑3100+甚至可能跑到4200+的IMC绝对是折腾条子的利器。只要你不是整定制条或者买一堆顶级货挑的壕,这个IMC完全不是瓶颈。条霸们不用花高价挑U了。另外,CPU-NB频率可以调节,IMC的效率也有所提升,内存能以更低的电压走同样的时序,跑分也会更好。内存本身也可以放到更高的CL值,使众多不太行的颗粒能够走高频。
2.主板设计
这也是我自己考虑更换HSW的理由。这一代主板特色明显,可以说更加完美。如G1 sniper M5更优秀的外观与音频性能,Z77X-OC更便宜的价格与超频框架,内存能跑上世界记录的ITX ROG,依然未知面目的Gaming系列ITX主板等,与Z77相比在人性化上迈了一大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主板将更加容易。
3.更好的集显
集显提升一直是intel的重头。新的GT2已经能和GT630之类非亮机版低端显卡媲美了。与小型整合主板搭配出来的平台将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缩减体积与功耗。这也是人性化的体现。如果能在客厅的HTPC上玩玩3D游戏那么体验也不错么。
4.默认性能的提升
虽然提升非常有限,但是在E3、I3、入门平台上,不大的差价换来一些性能提升可能是值得的。对于默认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性能提升。
5.功耗的下降
功耗是intel除集显以外的另一个重点。此次除了平台整体功耗下降外,还加入了C7休眠。功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移动平台上。续航时间当然是越长越好。本来3小时的使用时间变成3个半小时,还是有点用的。而且平台整体发热降低也有利于平台稳定性。至于台式机,上了HSW,恭喜你,一年可以多吃一顿麦当劳了
我们不选择HSW的理由:
1.大幅倒退的超频能力(更高的温度)
说到HSW的K系,有认识的玩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核弹般的温度(p.s.这是两弹元勋黄仁勋要来当总裁的前兆么?)。本来就高温而且不耐热的核心又塞进一个转换效率80%的IVR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单从电压讲比IVB更雷(一般体质1.3v+ 4.5G,甚至很大一部分根本跑不稳4.5G便当)。如果说要HSW日常跑4.5,那么相当于IVB日常4.7,SNB日常5G。这点同频性能提升完全被频率上的劣势压倒。另外这也对散热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压4.5,估计非顶级风冷、高质量diy水冷不可。普通平台用原装散热也有热爆的危险。
2.更高的价格
虽然intel说“涨价不多",但是从实际市价来看,4670K与4770K相对而言比其取代的产品贵10-20%(不算主板提价)。而非K系则没怎么涨。如I5 4570与I5 3570差价不大。E3-1230 V3、E3-1280 V3暂未大量上市,价格不得而知。
3.不兼容的插槽
不难发现,大部分中高端玩家在上新一代U之后,都会不自觉的把主板也更新了。而低端用户更是买新不买旧,何况新旧价格差距不大。统计一下,用P67玩3570K的人不多吧。其实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厂商都不愿意为老产品不断更新BIOS以完美支持新U,所以老板+新U总是出现各种bug。可是intel却不领情,频繁更换接口。两代同一接口的目的就是玩家能平滑过渡,不同步升级CPU和主板可以拥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我大屌丝来说,U、板子都出了的话就意味着一段时间能用电脑。而现在好了,不兼容就都不升级吧
4.即将更新的步进(不负责的态度)
intel将于月底更新步进。已知会解决的问题也就是USB3.0休眠失效的问题。但是回想到SNB时代sata2的毁盘问题,intel越来越不负责了。那次问题还没发现或者没公开,而这次则是公然发布bug芯片组。高端竞争缺乏对手是导致综合性能不升反降、态度越来越不认真的原因。这个小问题对日常使用也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相信很多人还是愿意等月底的C1步进。谁也不愿意买一块厂商不认真制造的产品。
5.几乎不变的性能
性能提升接近10%,这既是选择HSW的理由又是不选择它的理由。某卡吧基友说得好,1699买了3770K坐等被2300的4770K秒百分之十实际上的提升还没到10%。几乎不变的性能配合更高的价格与更低的超频能力,妥妥的被IVB甚至SNB逆袭。
总结:HSW IVB SNB,三代怎么选?
经过2代调整,HSW已经达到了同频下超过SNB百分之十几的水平。这就意味着,4670K在以默认0.1GHz的频率优势下已经能和默认的2600K的多线程能力相抗衡。但是如果考虑超频后的性能的话,三代同规格产品由于越往后越难超,超频后性能旗鼓相当。我们分下面几种情况讨论:
1.游戏平台性价比绝对的选择:I5 2550K
未知途径流出的散片2550K仍然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其1000附近的价格,加上基本盘4.5,在几乎所有游戏里不会出现瓶颈。其不仅频率提升的能力在比3570K、4670K强,而且相对3570K 1400附近、4670K 1600附近的价格,价格方面优势也相当明显。如果搭配P67,能够以低于HSW平台单独一块U的价格拿下主板与U平台。如果加钱挑个体质好点的U 4.7-4.8日常则可在目前大部分游戏体验上干死I记的所有其他U。可谓能屈能伸。
2.I7 2600K vs I5 4670K
本来不是一个定位的东西由于平台价格原因,免不了一战。个人认为2600K更值得性能党选择。虽然4670K在默认频率下接近2600K,但是别忘了,4670K的4核TB比26K多0.1,而且4670K要跑稳4.5都不容易,26K则能很轻松跑到4.7甚至更高的频率。平均而言,如果两颗U都以安全性相等频率超频运行的话,则可以当做同系列的I5与I7相比.当然我选择8个框的I7
3.三代I5K、三代I7K的选择
价格方面,三代I5约为1000/1400/1600,三代I7则约为1700/1900/2300.带K的当然要考虑超频后的性能。由于超到极限安全频率后的性能差距很小,所以性能党挑老的买就行了。至于IMC的差距,同属5.5G,SNB(2133CL6)与IVB(2666CL10)在superPI 32M下也就差个两三秒,实际使用中不可能感觉出来。
说到这,必须谈一下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大批消费者心理因素是能够调节市场的。目前几乎所有消费者都认为intel新的性能一定好,性价比一定高,甚至和喜新厌旧相结合,上升到必须买新不买旧的程度。在各个论坛上都有大量这类人的身影。我自己的态度是,可以利用这批人大幅提高旧产品的性价比。
4.非K系I5 I7
SNB与IVB非K系的超频能力被intel限制在4个倍频以内,而且相同规格的两者差价也就是几十块。这种情况下显然选择有架构优化的IVB。至于HSW,由于倍频福利取消,被IVB逆袭是必然的。当然,如果你准备用入门级主板不要4倍频福利的话,HSW也是可以考虑的。
5.低端平台、E3以及移动平台
选新的不解释。对于新平台intel的态度一向是加量不加价。白给的福利怎能不要?不过HSW的低端货估计得等到Q4了。个人认为不值得等,提升有限,早买早享受。另外提醒一下,如果需要I3或者非K系集显平台,建议采用型号5结尾的全规格集显型号。
移动平台当默认党处理。但是厂家是否良心就要看了。你需要关心的是新旧平台差价是否值得那10%的性能提升。如果是集显平台,还要考虑HSW集显的巨大提升。
6.专业平台仍然是选E3-1230 V2
新的E3-1280V3出来了,但是价格仍然可怕,不如上3代I7。同价位的3570,4570又不是对手。对于求稳的专业应用还是不要选择K系超频使用吧,谁也不想渲染了几天的图最后蓝屏。在E3-1200 V3降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之前,1230 V2仍然是多线程应用首选。
7.特例:造型控、极冷极限党与条霸
前文已经提到,HSW的最大亮点在于高频IMC与厂商出色的主板设计。
IMC方面,如果你2133就满足了,那还是劲量用SNB。如果不准备跑2800+,那么IVB轻松满足要求。如果你是灰机壕那样的条霸,那么HSW最适合你。
对于极限党,HSW不仅同频效能提升(尤其是superPI时间缩短),而且倍频开放到80.绝对的极限跑分利器。对于不差钱的极冷党,果断上HSW吧。
主板则见仁见智。新平台主板设计更加人性化,如果你有想要的主板也不差多少钱的话就上吧。DIY的精髓就是配自己想要的机子,只要自己喜欢,没必要纠结于那些性能差距什么的。
以上归结为一句话:就性价比而言,注重超频性能的高端风/水冷超频用老平台,要4倍频福利用IVB,默认党、集显党尽量选新平台。三代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对于聪明的消费者而言,千万不能盲目喜新厌旧,而是要挑选性价比更高、更适合自己的产品。性价比的概念就是将钱尽量花在自己需要的特性与功能上,而不要盲目随大流给厂商送钱,为一个更大的数字买单。这一点所有DIYer必须谨记。
p.s.关于新C2进的问题,个人建议如要不然7月之前入手要不然就等到新步进发布。这次的故障比SNB的B2步进问题小多了。休眠后USB3.0要拔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一些人还是有一定不便。可能的新步进的U也有希望凉快一些,至少原装散热能压住。要不然早买早享受,要不然就一等到底。
处理器, SNB, IVB, HSW, Inte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4活跃度 +67
收起
理由
TouchNet
+ 5
我很赞同
gphm123
+ 5
我很赞同
kl12345
+ 5
我很赞同~
tokarev
+ 5
真相大白!
frankfree
+ 5
很给力!
brent24
+ 5
我很赞同
deuszohar
+ 5
我很赞同
killua1109
+ 2
我很赞同
helixzz
+ 5
非常感谢你的总结。
hangdianxiaoqia
+ 5
很给力!
忘世
+ 5
赞一个!
xdd6622
+ 5
很给力!
microjonson
+ 5
我的5分都给你,赞一个
h450182775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收藏13
转播
相关帖子
• 如何识别固态硬盘厂商不愿承认的拆机片与假标闪存
• 一张主板两个架构 Intel Core i9 7900X与Core i7 7740X评测
• 2017台北电脑展主板新品亮点回顾
• 如何超上DDR4-4133?两款8GBx2内存的超频讲解
• Ryzen购买意向调查
• Intel 600p NVMe SSD 64位驱动程序PCEVA Mod版发布
• 10nm、14nm++技术前瞻
• AMD创新技术峰会在京召开!锐龙 AMD Ryzen 5处理器正式公布
• 台积电将在Volta和Centriq上使用12nm工艺?
• 翻身是伪命题。聊聊我印象中的AMD
回复
举报
2#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3-6-14 20:0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再顶。111来给分了,挑了个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跃度 +5
收起
理由
111alan
+ 5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3#
plane501
发表于 2013-6-14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lane501 于 2013-6-14 20:36 编辑
4200+的imc绝对是挑出来的。。还是ln2下的成绩,风冷看了几个正常到顶也就3200的样子,有些甚至3100都到不了
还有。。。我不是条霸,我的条比绝大多数人都少,我就4条2G,两条4G- -
评分
参与人数 2活跃度 +10
收起
理由
醉酒棕熊
+ 5
不解释
111alan
+ 5
条霸不解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4#
mikeseaver
发表于 2013-6-14 21:26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每次新平台推出,都有喜旧厌新的观点主张,最后不也都乖乖地与时俱进了。
点评
111alan
intel总是有意无意的留一手。为了玩条子我刚割了蓝神26K...现在为了G1.sniper M5又想换HSW...不过目前看来,由于自己需求以外的因素换新平台的绝不占少数
发表于 2013-6-14 23:35
回复
举报
5#
小夜叉
发表于 2013-6-14 21:3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入手H的表示........等AVX2和FMA3应用大放光彩将理论一倍性功能提升逼出来就好玩了
回复
举报
6#
wanfeng304
发表于 2013-6-14 21: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现在也正在纠结这个问题,本来中意HSW,但那个温度,实在让人寒心啊
现在看哪个商家推出加价的低电压IVB,snb还是太老了,新技术还是有用处的
回复
举报
7#
CheyTac
发表于 2013-6-14 21:3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在发帖,占个位
回复
举报
8#
aibo
发表于 2013-6-14 22:14
|
只看该作者
等ivb-e/ep才是正道
可以6c高频,也可以淘xeon的8c/10c甚至12c
回复
举报
9#
晴天娃娃
发表于 2013-6-14 22:2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写得好!
回复
举报
10#
nighttob
发表于 2013-6-14 22:36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冲着40EU的集显来的,但是intel不厚道,逼我去买超级本么……
回复
举报
11#
lzf19750908
发表于 2013-6-14 22:50
|
只看该作者
目前的价格是HOTWELL的硬伤
回复
举报
12#
dearwux
发表于 2013-6-14 23:01
|
只看该作者
nighttob 发表于 2013-6-14 22:36
我就是冲着40EU的集显来的,但是intel不厚道,逼我去买超级本么……
一体机上有4770r {:6_204:}
回复
举报
13#
nighttob
发表于 2013-6-14 23:04
|
只看该作者
dearwux 发表于 2013-6-14 23:01
一体机上有4770r
一体机要是能解决我这10块内置硬盘的问题也行。
再说我的目标是笔记本,但不是超级本。
回复
举报
14#
hps168
发表于 2013-6-14 23:13
|
只看该作者
SNB 2600k最经典~ 温度不高 好超 性能跟后面两代的差距 基本感觉不出来
回复
举报
15#
dearwux
发表于 2013-6-14 23:13
|
只看该作者
nighttob 发表于 2013-6-14 23:04
一体机要是能解决我这10块内置硬盘的问题也行。
再说我的目标是笔记本,但不是超级本。 ...
现在移动硬盘座+usb3.0 能不能解决你的需求
如果是imac之类的话,应该有雷电接口
回复
举报
16#
nighttob
发表于 2013-6-14 23:31
|
只看该作者
dearwux 发表于 2013-6-14 23:13
现在移动硬盘座+usb3.0 能不能解决你的需求
如果是imac之类的话,应该有雷电接口 ...
要是雷电的菊花链的话,我这就可以开火车了。
回复
举报
17#
liqingjing
发表于 2013-6-14 23:34
|
只看该作者
HSW测评一出,果断上月入手2600K
回复
举报
18#
Mufasa
发表于 2013-6-14 23:36
|
只看该作者
2600K 3770K 都在服役中。
再升级也是2011接口的6核心,不会去换Haswell
回复
举报
19#
kecklk
发表于 2013-6-14 23:49
|
只看该作者
小夜叉 发表于 2013-6-14 21:34
已经入手H的表示........等AVX2和FMA3应用大放光彩将理论一倍性功能提升逼出来就好玩了 ...
对于计算党来说这次的指令集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回复
举报
20#
111alan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53
|
只看该作者
Mufasa 发表于 2013-6-14 23:36
2600K 3770K 都在服役中。
再升级也是2011接口的6核心,不会去换Haswell
对了,漏了2011
回复
举报